第十二章(1 / 2)
姜湑赶到的时候,汝嫣已经从坑里出来了。
坑其实真不深,若是个男子,拉着根绳索,随意也就上来了。
小猴子忠心,怕汝嫣有闪失,叫三个临时喊来的苦力一股脑儿跳进坑里去,弓着腰,搭成个“人梯”,才请汝嫣踩着他们一步步走上来,倒也稳妥。
两队人在半路上碰到了,姜湑各处看了,确定汝嫣没什么大碍,才对着蔚广洲一揖,“不知道怎么谢谢七郎才好。”
蔚广洲拍拍他的肩膀,阔步走到了前头。
姜湑这才拿眼神去剜了两下汝嫣,此时人多,又不能说什么,让一个背夫过来,扶着汝嫣上了他背后的藤椅。
牧韶幸上前解围道:“没出事就是万幸了,又一路有七郎守着,你还恼什么?我看你妹妹也够淡定的了,你若再没完没了,回头哭起鼻子来,我看你怎么收场!”说罢笑着揽过姜湑的肩膀,“怎么着?现在就回去?”
姜湑拿不定主意,抬眼看看前头的汝嫣。
汝嫣低声道:“我不碍事,也没伤着,回去净面换身衣裳就是了,回去太早,恐怕要惹母亲怀疑忧心的。再者牧家妹妹们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别被我搅和了。”
“瞧瞧!”牧韶幸竖起大拇指,“你妹妹比你拿事儿!”
回到寺里,小篆又哭天抢地了一番,等汝嫣一气儿的拾掇完,再去樱花林时,就见牧家两位小女孩正撒欢儿玩着呢。
人多了,大家只得又重新寻了棵偏远些的樱树,让下人铺了几块薄毯子坐了,又拿出些糕点水果来,静静赏了会儿樱花,牧家姑娘又按捺不住去放风筝。
春是朝气蓬勃的春,人是涉世未深的人。
都是妍丽新鲜的面孔,呼吸间都止不住轻盈了。
汝嫣瞧着样样新奇,景致好,人也活泼,装了一会儿矜持就坐不住了,也加入了那两个小女孩,又接着打毯、牵钩、斗鸡子、踢键子,一样样都玩了个遍,直到过了申时,才略微尽兴,散了往山下去。
小篆跑到马前,当着姜湑和牧韶幸的面对蔚广洲说:“蔚郎君,我家姑娘让我替她向您说句话。”
“哦?什么话?”牧韶幸眼睛一瞪凑上来。
蔚广洲略觉好笑,“你说。”
小篆忙道:“姑娘说之前使了您的帕子和绒花,已然用过了就不好还了,算买的又显生分,算您赠的吧,她又无功不受禄,所以想着您有没有想要的东西,不拘是什么,她回头送给您,聊表谢意。而且,当着我家郎君和牧郎君的面说,说破无毒,也不算私相授受,不会坏了您的名声。”
“哟!”牧韶幸想说啥,又不好意思说,朋友他倒不忌讳,可毕竟有朋友的妹妹,遂只是咧着嘴坏笑。
姜湑怼他一下子,上前一步笑说:“七郎今天立了大功了,这份情我承下了,想要什么谢礼你尽管说,在下敢不尽力?”说完装腔作势的躬下腰去。
蔚广洲瞧着他们说话,也不言语,翻身一个漂亮的上马,对着下头的小篆笑道:“她说肉身不过是盛放魂魄的皮囊,那名声于我也不过是一笑而过的负累,没什么要紧的!你转告她,再提谢字就俗了。”
姜湑拿眼神示意小篆回去,也跟着翻身上了马。
在城里各自分别时,天都擦黑了。
小猴子上前扣了姜宅门上的铜环,老仆姜福抖着手颤颤巍巍的来开了门,接了车马就往里走,头也不抬,只管低着头看脚下。
“诶,这福伯今天奇了怪了。”小猴子跟在后面嘀咕,还回头看了看姜湑和汝嫣。
汝嫣今天没白出去,心里的死结可算解了大半,精神上一番起伏,又发泄似的狠玩了半天,累的真是狠了,为难的看着姜湑说:“不然哥哥代我去母亲房里问个安吧,我肩膀疼,腿也疼,没一处不疼,就想快些回去歇着呢,晚一些再去见母亲。”
姜湑也心疼她,应允了,又嘱咐小篆,“回去好好看看,有没有伤,没药了找我去!”
两人正往里头走,还没分开,迎面看着云斜端着个盆子出来倒水,看到他两个回来了,手里一抖,连盆儿带水摔下来,全扣在了自己脚面儿上。
小篆连忙上前扶起她,将盆子捡起来递过去,云斜也不接,匆忙上前来小声说:“郎君回来了,这......不然出去躲躲?姑娘也回屋里,没事尽量别出来。”
“出什么事了?”姜湑皱眉。
汝嫣却直觉道:“难道早上的事还没完?”
云斜抬手学着刘婆子惯常的样子抚弄着胸前,摇头叹气道:“我今儿一天,真是把这一辈子的戏都看完了。”
小篆拿手点点她的额头,“你才几岁啊,哪儿学来这么老气做派,有事说事就完了!”
云斜这才简明扼要的把缘由讲了一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