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7、第 117 章(1 / 2)

加入书签

闻砚桐着手摸了两下, 只觉得牧杨的皮肤烫的惊人, 还没触及都能感觉其散发的热气。

她长叹口气, “你什么时候脑子能机灵点。”

牧杨拿着冰水浸的锦布擦着脸, “你看见什么东西了?”

闻砚桐道,“不知道, 难不成是捂出痱子了?”

牧杨道,“我感觉脑袋懵得厉害,是不是暍了?”

闻砚桐道,“有可能,你先躺着,我去给你端些绿豆茶来。”

因为天气太热,宅常备冰镇的绿豆茶,就是用来解暑的。

她让牧杨躺在软榻上, 自个顶着大太阳出门了。刚踏出门,空气的热浪就猛地扑面而来, 灼烧的闻砚桐忍不住闭上眼。

门边还摆着牧杨方才坐的小板凳, 难以想象他是如何在这种灼热坚持下来的。

有的时候牧杨表现出的毅力也会让人惊叹。

闻砚桐顶着热气快步走去了膳房, 捧了冰镇桶里的绿豆茶返回,回到房的时候才发现牧杨闭着眼睛, 似乎睡着了。

她走过去摇了摇牧杨, 牧杨才费力的睁开眼, 面容有些痛苦,“我的胸好闷,感觉喘不上气。”

闻砚桐忙给他倒了绿豆茶, “你定然是暍了,先把这东西喝了,我叫人给你抓些药来。”

牧杨道,“没事,我睡觉就好了。”

闻砚桐道,“那可不成。”

牧杨口渴的厉害,捧着绿豆茶就喝了个干二净,闻砚桐见状又给他添了碗,立马转身出门找医师去。

暑倒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也不能就这样放任不管。

先前听池京禧描述,闻砚桐觉得牧杨是对祎北有些水土不服的,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没什么大毛病,但是旦生起病来,就比平日严重的多。

闻砚桐找人抓了治暑的药,让人熬煮。

牧杨已经沉沉的在榻上睡去,脸色红得不大正常。

闻砚桐摸了摸他额头,觉得还是有些烫,便不断用锦布浸泡冰水,给牧杨擦脸和手,物理降温。

药煮好之后,闻砚桐又把他喊起来喝药。

牧杨整个人好似蔫了样,坐起来便耷拉着脑袋,与他平日里活蹦乱跳的模样完全不同。

他捧着药碗,突然皱起眉,嗓发出怪声。

“你怎么了?”闻砚桐吓了跳,忙问。

“我有些反胃。”牧杨道。

“这是暍的病症,你快把药喝了,在好好睡觉,醒来病就好了。”闻砚桐像哄孩子样,拍了拍牧杨的背,“口气就喝完了。”

牧杨拧着眉,停顿了片刻,猛地将碗抽,口气将药喝得干净,费了老大劲才咽下去。

他将药碗搁在桌上,起身往外走。

但闻砚桐见他脚步无力,走路摇摇晃晃,便上前拉住,“你干什么去?”

“我要回去睡觉。”牧杨晃了晃脑袋,“总不能睡在你这里。”

闻砚桐不放心,便喊了侍卫扶着,自己跟在旁边,将牧杨送回去之后,她才离开。

先前为了给牧杨找药,她忙东忙西的身上出了身的黏腻汗,这会儿闲下来之后,便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坐在房哪也不肯去了。

敌军来攻城,祎北城内的街道上几乎没有人影,更何况天气这般热,没有人愿意出去乱蹿。

池京禧和傅子献在城墙上抵御。

这种情况他们已经应对过几回了,说是攻城其实也不尽然。不过就是敌军前来捣捣乱,放两句狠话而已,就算是将城门大开,敌军也是不敢闯进来的。

上场打仗比的不仅仅是兵力,更是心计,现在两方正是相互试探的时候。

池京禧带着人将敌军逼退至城外十几公里外,军队怕敌军去而复返,在当地扎营看守。

于是池京禧便只能两日回来次,每次回来都是匆匆换衣物,休息不到两三个时辰又会回到营地里去。

所以牧杨暍的消息,池京禧得知也是两日后了。

他去牧杨房看了回,当时牧杨正在吃饭,眉眼之间尽是无精打采。

池京禧也没说什么,只叫他按时吃药,好好休养,不要再乱跑。

牧杨病得手脚无力,胸闷恶心,自然尝到了生病的痛苦,老老实实的应了。

休养了几日之后,牧杨便恢复了些精神,还来找闻砚桐说了回话。

虽然他脸色好了许多,暑的症状也消失了,但是闻砚桐看着总觉得他精气神不足,当时想的是病去如抽丝,应当是病才好的缘故。

哪知道牧杨得的病并非是暍那么简单。

敌军退了之后,祎北城里的人情绪高涨,好似打了胜仗般,街上又热闹起来。

闻砚桐看最近牧杨的气色总不见好转,便想着上街买些菜亲自下厨给牧杨补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