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一章 疾风骤雨(2 / 2)

加入书签

“子书公子此番前来,不知所为何事?”陈玉麟好奇的上下打量着子书江远,少焉他动问道。

只见面前的这位子书公子,似乎未到弱冠之年,身着一袭白袍,发色墨黑,身材瘦削,面容清俊,正含笑的注视着他。若不是腰间悬着的那把宝剑,着实没有半分武人的样子,反倒更像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

“江远贸然前来惊扰到了大人,着实不该,还望大人见谅。”说到此处,他抱拳一揖,继而又补充说道,“此番江远那是为三日前的‘起尸’一案前来,还望大人能行个方便,配合查案。”

子书江远身为修道之人,降魔伏鬼本就是分内之事。再加之虽为仙胎凡生,多年来却从未亲眼见过鬼怪,故此对这‘诈尸’之说一直半信半疑。他之所以如此说话,不过是因为方才无意中听到那些村民所言,故此特来试探。

果不其然,此招甚是奏效。方才义愤填膺的村民倏然变得安静。那陈玉麟听闻此言,先是身子一怔,随即神情踌躇,一副举棋未定的模样。呆立片刻,方才疑惑的问道。

“若是本官应允,不知子书公子怎个查法?”

“开棺验尸,以证清白。”子书江远正色说道。

此言不禁令在场众人面面相觑,更是引起了陈玉麟的强烈反映。他面露惊惧之色,见辰灵等人已悄无声息的向墓地走去,他飞奔一步上前,将辰灵用力撞开。随即伸开双臂,发疯般的拦住了众人。

“子书公子,你等今日若想开棺验尸,便先从本官的身上踏过去。”他目光决绝,恨恨说道。

子书江远被这咄咄逼人的气势所慑,不禁当场怔住,目光中满是惊诧,半晌才又讷讷的问道。

“陈大人,你这是......?”

“子书公子你也是出身于官宦人家,应知为人子止于孝。”陈玉麟怒不可遏的说道,“我父虽已故去,但这惊扰死者之事乃是万万不可。子书公子,本官劝你,还应早些收手才是。”

子书江远定定的看着陈玉麟,身为儿子,他自是明白而今对方心中的苦楚。然而此事毕竟关系到案件的查办,他又不可坐视不理,停止查办。想到此处,不觉左右为难。

“公子......”辰灵见他兀自静立,低声唤道。

“陈......”子书江远瞥了一眼辰灵,随后对陈玉麟犹豫说道。

此时,人群又是一阵骚动,众人闻声观瞧,只见在众多随从的护卫下,身着深红绣花长袍、腰悬佩剑、脚蹬黑色厚底高靴的秦王李世民气宇轩昂、神采奕奕的向他们走来。陈玉麟同子书江远讶异的对视一眼,慌忙迎接。

“参见秦王。”二人鞠躬施礼,异口同声的说道。

李世民看着二人,微微颔首。他今日一早便已得知子书江远率队到此处来,担心其遭遇波折,故此才快马加鞭,尾随前来。方才在人群之外看了许久,早已将这纷乱尽收眼底,如今心中早已有了解决之道。

“玉麟兄,自上次本王与你在曲池别后,一晃又有半月。不知兄台可还好?”李世民微笑的看着陈玉麟,气定神闲的说道。

“玉麟多谢秦王挂心,一切无碍。”陈玉麟再次鞠躬,感激说道,“只是不知秦王今日因何事而来?”

“本王今日前来,一为与仁兄叙旧。这二来嘛......”说到此处,李世民故意止住了话头,欲擒故纵的等待着对方的反应。

陈玉麟看着李世民,目光满是不解。他原以为秦王乃是子书江远特意请来的说客,但如今见他这般行为,心中却已无定数。

“二来为何?还请秦王示下。”他直言说道。

“这二来是想与玉麟兄商量为你家老大人迁坟一事。”李世民商议道,“你也知晓,你家老大人乃是本王武学方面的授业恩师,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本王已为其在礼泉寻了块上好的墓地,不知仁兄可否应允?”

陈玉麟面露难色,稍作沉吟,答应说道。

“秦王如此美意,玉麟不得不受,我即刻便命人告知手足亲眷知晓。”

“好。”李世民微微颔首,赞许说道,“玉麟兄这般豪爽,本王甚是心悦。只是这迁坟必要移棺,而今正是吉日,本王还想请子书公子做个见证。不知玉麟兄能否应允?”

陈玉麟听到此处,心中已知李世民之意。所谓迁坟移棺不过是个巧妙的托词而已,最终不过是想开棺取证。如今若是违逆,只恐日后官途必会有所不顺。也罢,就将计就计,承了他的心愿吧。

“秦王之意,玉麟不得不从。”他故作忌惮的说道。

“玉麟兄果真是性情中人,本王日后必视兄台为友,若有空还请来我府中一叙。”李世民朗声大笑,赞叹说道,随后他转身看向子书江远,吩咐道,“移棺!”

“是,移棺!” 子书江远抱拳施礼,命令说道。

现场万分寂静,在人们屏气凝神的好奇注视下,四护卫与秦王众随从推开乌色的墓门,依次进入墓室。良晌,突然从里面传出了一声惊叫。随着惨叫之声,人们蜂拥而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