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Chapter 10(2 / 2)

加入书签

五月夜凉,韩莘身上披着一件浅藕荷色毛线马甲,看样子也不像是新做的。毛线马甲里面套

着淡米黄色的家居服,长衣长裤,显得他整个人舒康慈爱。

“小周,还想喝点什么吗?”韩莘问道。

“韩司令,”周羲琤笑道,“这茶好香,沚州都没有。”

韩莘笑笑,又看看靳秩徽道:“你呢?”

靳秩徽这才一扬杯子道:“老爷子,今年这茉莉可真是不错,好些年没有这口了。”

“那可不是,”韩老爷子微微有些得意,拿起茶杯来用盖子撇一撇茶末,又道,“这都是我自己看着种的,后来又找人去炒,麻烦着呢。要不是你带着小周来,我都不拿给你。”

三人都笑起来,又听靳秩徽问道:“老爷子,小厅这块从前不是一套黄花梨椅子吗,怎么换了沙发了?”

韩莘笑一笑,单手搭一搭座下的沙发:“木头椅子现在不是不时兴了吗,我就换下来给收到库房里去了。这沙发正流行,来来往往地看着体面,也应了如今的景儿。”老爷子停了停,又补了一句道:“反正我也不坐在这儿,谁爱琢磨给谁琢磨去吧。”

这话别有深意,周羲琤心里动了动,老爷子却已经转了话题,叫了他一声笑眯眯地向他看过来:“小周这是第一次来潞陵吗?”

周羲琤道:“我之前来过两次,不过都是小时候,现在也没什么印象了。”

“哦,”韩莘笑了笑道,“这次你们要是忙完了,就让小靳带你好好转转。我们潞州平原多,虽然比不上他们潼州有好山好水的,但是有不少文人故居还是很不错的。小靳从前写信来,跟我说过你喜欢这些,想带你来看看。这回就让他带你转,得空四处走走吧。”

周羲琤闻言弯起眼睛来,向韩莘笑起来道:“这些小事情琐碎,还劳烦您记挂着。”

韩莘抿一抿嘴没说话,又向两人问道:“你们刚从淮掖过来,那边一切都还好吗?委员会怎么样?”

“都还好,”周羲琤偏头看了一眼靳秩徽,回道,“都还是老样子,只不过谢老将军到泽州去了,说以后也不再回淮掖了。委员会那边,现在是朱以先替上来。”

“朱以先?”韩莘道,“那个背师欺祖的告贼么?”

周羲琤垂了垂眼睛,倒是一脸莫问前事。

韩莘看着他,怀念似的露出一点笑容来,嘴角弯着弯着便笑了起来,最后用手掩住嘴轻声咳嗽起来,几下才停下来道:“你父亲这人,太固执,主意又正,谁能劝得动呢。”

韩莘说着摘下花镜来,不知是笑得还是怎么,他用手沾了一沾眼角,眨了好几下眼睛才戴回去。

“连您也这样说,”周羲琤忽道,“我始终不相信,我爸前后历经无数战役,大大小小加起来什么没经历过,怎么会决策失误呢?”

韩莘没说话,手指敲着杯子侧壁,目光落在面前的壁炉上。火光一跳一跳的,映衬着他的面容也明明暗暗,看不清楚神情。

过了半天,韩莘才慢慢地说:“木秀于林,周珀璋当时在淮掖太风光了。”他兀自念叨着,忽然瞥见靳秩徽在一旁向他递眼色,忙回过神来掩了旧事,转而问到:“你们刚才到潞陵司令部去了?”

靳秩徽接道:“是,司令部的情况不是很乐观,魏思理担着潞州总参,倒是一手遮天了。”

潞陵宾馆。

“朱部司在潞陵司令部待了一会儿就到招待所去了,然后大概过了两小时,司令部有人给他送了不少材料。此后他就没再出去过,也没有去见什么人。”

一个身材不高的小寸头站在门口,屋里的灯光照出来,把他的影子在墙上拉的老长,直到转角处都变了形。灯影昏暗,隔着虚掩的门看不清他的面容,只能隐约看到他身上一

角黑色的料子。

屋门对面的墙上是褐色鸢尾花壁纸。中间映出相对而坐的两个人影来。右边的人着一身深蓝军服,衬衣收在藏青色的军裤之中,两肩扛着金星。裤线熨得笔直,显出毛呢精良的质感,更衬得人浓眉大眼,身形修长。他头发乌黑而蓬松,加上这一身笔挺的行头便更看不出岁数,连比顾鉴舟他们年长的几岁也掩饰过去了。这人正是潼州司令,程深。

他闻言点了点头,向门口做了个抬手挥退的姿势,门外人的影子便晃了晃,一低头往后退了几步,说话便消失不见了。

“怎样?还要再接着跟吗?”程深偏过头来向对面望去。

顾鉴舟靠在对面的椅子上,手里转着一支钢笔,目光散散地盯着地上的一个点,并没有答话。

程深坐直了些,往前倾着上身,伸手敲了敲他眼前的桌子,又道:“顾鉴舟。”

对面这才回过神来,猛地一抬头向程深道:“哦……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人都走了,”程深道,“你问我怎么样,我还想问你来的呢。”

顾鉴舟一笑垂下眼神来,捡起那支钢笔握在手中,敲了敲桌面道:“初来乍到,他兴许不会有什么大动作吧。”

“算你猜中。”程深道,“我刚才是想问你,要不要继续跟踪朱以先。”

“当然要,”顾鉴舟从椅背上坐起来,把手里的钢笔随意掷到一边,“在潞陵这地界上,谁也不能尽信。刚才见着那个魏思理……可有点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